“太感谢你们了,要不是你们,我们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好新房……”。近日,华蓥市退伍军人刘某强专程赶到华蓥市委巡察办,送来一面“忧国忧民优待军人 感恩感谢感动天地”的锦旗。
而事情的源头还要从2023年9月说起,市委第二巡察组在溪口镇开展延伸巡察时,年过六旬的觉庵村村民刘某强专程赶来反映,自己的旧宅因为地质灾害于2008年被拆迁后,一家6口便搬至镇上的焦厂旧房里居住,由于旧房只有50多平米,自2017年以来,他多次向镇政府申请在自家的自留地上兴建新居,但6年过去了,宅基地申请事宜却迟迟未得到批复,希望巡察组能够帮忙解决。
由于事关退伍军人的切身利益,巡察组随即找到镇国土所负责同志老雷了解情况。
“刘某强的宅基地申请事宜为何迟迟没有得到批复?”巡察组组长顾涌波问道。
“刘某强家有两块自留地,一块在山脚下,一块在山坡处,他申请的山脚宅基地在永久性基本农田范围内,所以无法通过审批,我们劝他在山坡兴建新居,可他不太愿意。”老雷回答到。
如果确实是因为政策原因,导致刘某强的申请事项无法通过审批,巡察组做好解释工作后,就可以将此事画上句号,但想到刘某强那渴求的眼神,巡察组决定还是努力帮忙解决老刘的揪心事,不让这位退伍军人年轻时流汗、年老后流泪。
当顾涌波带队来到刘某强的两块自留地时,才明白他为何不愿在山坡修建新居了。
“山脚的自留地紧临村路,兴建房屋比较方便;而山坡的自留地不通路、不通水、不通电,老少六口住在这里,生产生活很不方便。该怎么帮老刘解决宅基地事宜呢?”
“这块地虽然离村路较远,但地势比较平整,附近还有溪流,适宜种植庄稼。要不我们请相关部门出面,协调其他村民与老刘的山坡自留地进行对换?”
打定主意后,巡察组邀请当地镇政府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走访村里的老干部、老专家、老军人、老教师、老模范等,商讨自留地对换事宜。
经过一番协商,村里的“五老”们同意与老刘对换土地。2023年11月,老刘终于换到了一块交通便利、地势平坦的宅基地,相关申请事宜也很快通过批复,2024年3月,新房建设已完成。
为深化巡察整改工作,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,市委巡察办通过建立问题台账,形成了被巡察党组织具体改、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督、职能部门联动促、巡察机构跟进查全方位链条,确保整改工作有人抓、有人管、有人推。2023年以来,已搜集整理问题32个,整改完成29个。